-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车,登记在另一方名下, 离婚时该如何分割?
- 因疫情被隔离工资怎么发
- 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将统一
- 夫妻一方在离婚后能否用撤销房产赠与?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 身份被冒用注册“法定代表人”怎么办?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北京首例比特币“挖矿”合同案宣判 对其他法院审理类案或有一定指导作用
- 小区内绿地什么情况下专属于特定业主单独所有?
- 夫妻一方将共同财产擅自赠与他人属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
- 小区内经营民宿,邻居能起诉侵权吗?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详解
- 督促“老赖”还钱,全国多家法院禁止老赖驾驶车
- 因工受伤的建筑工人向法院主张工伤待遇,是否以工伤认定为前置条件
-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1修订)明年5月正式施行
- 安置房买卖纠纷浅析及注意事项提醒
“老赖父母”,子女高考录取会有影响吗?
时间:2021-06-250
本周开始,牵动众多家庭的高考成绩正式出炉,下一步需要各位家长和考生抉择的便是选择适宜的学校与专业了,即“填志愿”。而每年填志愿的前后,总会有这样的传言:“老赖的子女被高校拒绝录取”那么,前述传言属实吗?法律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的澄清,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只是限制其子女就读高收费的贵族学校,不能把正常的义务教育和高学历教育等正常的上学都纳入限制范围。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其子女不能就读高消费私立学校。
即法律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为其子女读高消费私立学校支付高昂学费,其立法的初衷在于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非限制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正当权利。虽然该规定并未对就读普通学校做出限制性规定,但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大环境逐步形成,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国防类院校,资格审查相对严格,考生也是有因为父母的失信行为无法通过学校政审的可能。
同时,如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消费、通行、任职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有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因此,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家长无论为了自己还是子女都应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以免自己的失信行为对无辜的子女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被移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呢?首先想要移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必须向法院申请的,其次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